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首 页 新闻资讯 器械模型 书籍音像 技术培训 名家名作 精品推荐 资料下载 公司简介 联系方式
关键字查询:

  商品名称: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中医藏象学第3版主编:王琦  吴承玉人民卫生出版社
价 格: 110
规 格: 16开
类 型: 医学书籍_图书
点击查看汇款方式
分享到: 更多
  商品介绍:

中医藏象学第3

主编:王琦  吴承玉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51023

定价:110

开本:787*1092 16

印张:56

字数:1397千字

版次:199712月第1版 20121月第3版第5次印刷

页数:864

 

《中医藏象学(3)》自初版以来,历经十余年,构建和完善了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并将藏象学说提升至一门系统学科的地位,更为中医基础理论的学科分化奠定了基础。2004年曾修订出了第2版。随着有关中医藏象学的科研成果、学术论文、学科专著不断增多,有必要对这一学科的现有内涵和研究成果重新予以梳理,扩充、完善、总结,以适应学术发展与读者的需求,《中医藏象学(3)》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进一步建立了概念系统,根据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藏象六个理论模型,规范基本概念和内容的表述。用现代语言阐述了中医藏象的内涵、外延,本质特征和规律,特别在中医藏象学的形成和发展方面补充了近年来的大量研究文献。

各论部分,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编写修订:

1.提出五脏系统,将每个脏系统独立为一章。心、肺、脾、肝、肾这五个脏系统中各包含脏、腑、官窍等,分别论述了它们的部位.形态、阴阳五行属性、特性、功能、经络、与自然的关系及与其他脏腑的关系等。

2分别论述了五脏系统病证的病因病机、发病特点、疾病、辨证、相关病证等。在五脏系统辨证部分,先论述基础证的概念。证候表现、证因分析辨证要点、治法方药、临床应用、历史源流,再论及常见病性兼证、病位兼证,并注意类证鉴别。

3在器脏务系统瘸证的治疗部分,将治疗大法、常用方剂、常用药物——对应,并补充了自然疗法,将食疗重点提出,进一步加强了藏象学理论在临床及生活中的应用。

4现代研究进展部分在上一版基础上摘入近7年对藏象学多学科、多方位的研究,包括理论研究、临床研究以及实验研究等方面。此外,本版对各系统的专题论述进行了重新梳理、调整布局,着重根据五脏系统生理功能排序,便于读者查阅。

5在上一版基础上对文献的挖掘和於充有较大突破。除了总结历代名家对藏象的独到见解外,更是将每段引文的出处详细列出。对于图表,除解释其意义及源流外,对于统计方法也作了详细说明。

书末列有方剂汇编。

《中医藏象学(3)》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体现了中医藏象学理论体系的丰富内涵,对临床的参考指导作用更为明显,是中医药理论研究者以及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同时对中医医疗、科研及教学人员拓宽研究思路与领域,提高临床诊疗水平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总论

第一章 概说

第一节 藏象的含义

一、藏象的含义

二、藏象与脏腑的异同

第二节 藏象学的概念

第三节 藏象学的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藏象学的重要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临床意义

 

第二章 藏象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 藏象学形成的基础

一、对人体解剖的直接观察

二、对长期生活观察的总结

三、大量的临床实践

四、古代哲学与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第二节 藏象学的历史沿革

一、理论研究

二、临床实践

 

第三章 藏象学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经络学说

第二节 气血津液学说

一、气

二、血

三、津液

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

第三节 精神学说

一、精

二、神

三、精神与气血津液的关系

第四节 体质学说

一、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

二、体质与病因

三、体质与疾病的性质和转归

四、体质与诊断

五、体质与治疗

 

第四章 藏象学的基本特点

第一节 藏象系统

一、心为君主,分有次第

二、脏腑相关,表里配属

三、开阖有度,启闭适时

四、经脉络属,循环流注

第二节 形神相关

第三节 结构与功能相应

第四节 天人相应

一、藏象与自然

二、藏象与时相

 

第五章 藏象学理论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概念体系

第二节 认识论、方法论体系

第三节 价值体系

 

第六章 藏象学是中医临床医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藏象与病因病机

一、藏象与病因

二、藏象与病机

第二节 藏象与诊断

一、藏象与诊法

二、藏象与辨证

第三节 藏象与治疗

一、藏象与治法

二、藏象与用药

 

第七章 藏象学的现代研究进展

第一节 理论研究

一、脏腑相关理论研究

二、藏象学中相关学说术语研究

……

各论

附录方剂汇编

  相关商品:


百川同欣器械网 京ICP备10031392号-1 版权所有 北京百川同欣医用设备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创新路4号 邮编:102200 电话:010-57232909 13501344828 微信号:13501344828/tongxinqi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