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奇穴讲座穴位学
杨维杰 著
100元/本
页数:202页
说明
一、本书系根据韩文版【杨维杰全集】之第二集【董氏奇穴针灸讲座——治疗篇】翻译而成,全书系以杨维杰医师2003年在韩国汉城(首尔)庆熙大学的讲座内容为主,并融入2000年在韩国世明大学的讲座内容,经韩国大星医学社整理而成。
二、讲座以董氏奇穴治疗学为主,所有的病症除了列出董氏奇穴的治疗取穴外,并加以解说分析其取穴原因及原理。对于有关症症的十四经有效取穴,也根据杨维杰医师的个人经验,综合古法针灸加以分析说明,并将其效果与董氏奇穴的关系作了比较,均极为深入实际,有利于单独选用或配合应用,不仅是一本奇穴治疗学,也是一本实用的十四经穴位治疗学。
三、在讲学过程中,听众不时提出各种问题,有些与当时的主讲点并不相关,因此多有跳跃穿插,为求尽量保持原貌,皆以[提问]、[答覆]标示出来,以作区别,便于辨认。又应听众要求,在当时时间许可下,对于一些疾病的对对药也尽量作了一些讲述,虽不完全,但作为临床参考,可谓仍是极为实用的。
四、[脏腑别通]、[体应针法]、[太极全息与对应针法]和[五输穴同气相求疗法],皆为董氏奇穴之重要理论基础,除在各类疾病之取穴应用分别举例说明外,更在每一大类疾病(即每一大章)后以专篇详细阐释其原理及系统运用,帮助各位深入理解董氏奇穴原理,其目的在[授人以渔],必能举一反三,活用董氏奇穴或十四经穴于治疗学中。
五、由于原录音带过于分散,并有部分受到相当损坏,只得就韩文再翻成中心,在翻译过程中,务求保持韩文版已整理之原貌(在翻译成韩文过程中,出版社及编译者已作过次序之调整),并籍此机会作了一次总校对,对于一些错误进行了修改,对一些遗漏也作了一定补充,中文版应较韩文版更为完整正确。
六、附录一[杨维杰董氏奇穴医话荟萃]及附录二[刺络疗法之运用]原系[董氏奇穴针灸学]之内容,在韩文版中原皆附录,对治疗学有一定参考价值,因此略加修订再附于此。
七、由于杨维杰医师之著作[针灸经纬]、[针灸经穴学]、[针灸五输穴应用]及[黄帝内经译解]等多本著作风行韩国,多被采用为教材,韩国最大之中医书籍出版社[大星医学社]有意以[杨维杰全集]专集系列更新及增订内容出版。杨维杰医师为感念其老师之教导,特将在韩国最为风行之[董氏奇穴]的讲座作为[杨维杰全集]之第一、二集,分作[穴位篇]及[治疗篇]出版。
八、本书之韩文版原由韩国优秀韩(汉)医师朱贤煜译编。中文则由朴文吉(朝鲜族)、周玉民及庄慕瑜等医师出力甚多,特此向上述医师致谢。
目录
凡例
返璞归真话董氏奇穴——代序
谈董氏奇穴与一般奇穴及十四经穴
韩文版[译者的话]
如何检验是否为一个好的针灸医师
董氏奇穴及学术思想应用
一、董氏奇穴之穴位与取穴
(一)董氏奇穴之分布
(二)董氏奇穴之命名
(三)董氏奇穴之取用
二、董氏奇穴与经络
(一)循经
(二)交经
(三)五脏别通用法
三、董氏奇穴手法
四、董氏奇穴与中医学说
(一)治疗注重五行及脏象学说之应用
(二)治疗重视脾胃学说
(三)治疗注重活血化瘀善用稜针点刺
(四)治疗重视节气之配合
五、董氏奇穴治疗发挥
六、结语
绪论
第一章:一一部位
第二章:二二部位
第三章:三三部位
第四章:四四部位(后臂部位)
第五章:五五部位(脚底部位)
第六章:六六部位(脚掌部位)
第七章:七七部位(小脚部位)
第八章:八八部位
第九章:九九部位
第十章:十十部位(头面部位)
第十一章:反背部位
第十二章:前胸部位
第十三章:补遗穴位
董氏奇穴讲座补习思考题
董景昌六下学生名单
董氏奇穴索引表
|